關係花園筆記(2)-客體關係理論

終其一生,人都要陷入一種兩難的選擇:用更好的策略確保自己得到別人的照顧,還是找出某種方法和宇宙能量重新連結。

要閱讀這本書,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客體關係理論」
上一篇提到不少與親密關係相關的學說,雖然想都說個明白,但寫著寫著發現完全塞不下,所以今天只會聊到客體關係理論,其他的以後有機會再寫一篇啦。

客體關係理論很硬,我也沒有真正看懂過,而且分支太多了,因此這篇只會講主要的概念,大家可以精神比較好的時候再讀這集XD。我希望用比較口語的方式和大家說明,所以會跟教科書上的寫法差滿多的,但對讀《關係花園》是有幫助的。

在開始談客體關係理論前,有幾件事想先讓大家知道。

客體關係理論基本假設

客體關係論是一種人格理論,而人格理論以現在的科學技術無法進行驗證,所以都是透過臨床觀察與經驗法則整合而來,因此沒有真的、對的、科學的人格理論;而單一人格理論可能會有不同的分支,做為學說的演進或者補充。

讀者眉頭一皺,發現今天怎麼都沒有幹話。

客體關係理論心理動力學派的一支,假設我們所謂的「個性」是由後天的經驗所形塑,而早期幼兒與母親建立的關係模式,會反應在日後的人際關係型態。形塑的關鍵期是在0至3歲這個野性到人性的階段。

客體是與「自體」相對的概念。自體就是「我」,就是你從脖子到額頭左右(有的人額頭比較高),覺得自己存在的那種感覺,又稱做自體感。

「客體」就是除了「我」以外,跟我互動到的人、事、物。只要跟你有產生連結跟互動的人、事、物,都可以稱為客體。(家人、朋友、小毯毯、蛙蛙…) 而「客體關係理論」就是我們如何與客體互動,以及這樣的互動如何影響我們的性格。

蛙蛙 <3

另一個重要概念,大部分的功能習得都是一個一個「疊加」上去,而非「取代」。

以腦部為例,大家都知道哺乳類其實是從魚類、爬蟲類這樣一路演化上來,我們的腦也以維持基本生存的「爬蟲類腦」為基礎,慢慢疊加上哺乳類特有的邊緣系統,再來才是人類有的外圍大腦皮質,而非砍掉重練,空降一顆會算微積分的腦。

國中生物課本表示:還記得我嗎

人類的原始情緒,也是約20歲開始長出「控制」它的功能,但原本的那個「原始」的部分還是原封不動的在那,沒有改變。

不是脾氣「變好」了,而是長出了控制的功能

小鳥剛出生就要被踹下去學飛;小馬一出生就會站立。相比之下人類的小嬰兒真的超廢,什麼都不會。

人類功能太複雜,所以就算懷孕期已經頗長,還是有很多功能無法在媽媽肚子裡就安裝完成,尤其是那些需要和別人互動才學得會的。

客體關係論是什麼?

這個問題要從小嬰兒剛生下來的狀態開始說起。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小嬰兒 (也確實當過嘛),把你記憶刪除,丟到完全陌生的地方,什麼東西都大你好幾倍,本來在水中安安穩穩睡覺的你,突然覺得世界變得好吵、好亮。

你的感覺是什麼?

害怕!

沒錯,好可怕啊啊啊啊。

小嬰兒就是這樣什麼都不懂,沒人通知他一下就被丟到這個世界上。

內建的功能只有想要活下來(生的本能)和知道害怕(死的本能);一個要你衝,一個要你停。

在這個稱作正常性自閉(Normal Autism)的階段裡,嬰兒只能感知到自己,世界上其他的東西對他來說都像是工具、物品或是自己的延伸。

這個五支手指頭會餵我吃東西、餓的時候躺在那個軟軟的東西上面吸就會飽,彷彿世上只有我一人。恩,滿孤單的。

但因為要什麼有什麼,需求大多可以被滿足,因此除了好可怕啊啊啊啊的念頭外,同時會產生 「難道我是神」的自戀狀態。痾,大概就是每天在「我快死了」跟「我真神」兩個很極端的心理狀態之間來回。

人類剛好兩種都當過

隨著嬰兒漸漸長大,慢慢開始發現原來自己不是一個人,是寄生在一個叫媽媽的東西身上,也就是共生期(Symbiosis)

雖然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媽媽是個完整的人,但發現自己原來是跟一個「東西」共生在一起,就會開始有點擔心…

欸原來我不是神,是要靠別的東西維持生命的,還是老實點好。
大概像這樣:

共生狀態示意圖。手機:沒有充電座 我 會死

長到4~5個月時,進入分離與個體化(Separation and Individuation)的階段,開始知道媽媽是個人,但那個怕死的焦慮還是主宰著小嬰兒。

雖然對世界開始有好奇心,但知道自己如果離開照顧者就會死掉…

好可怕啊啊啊啊 !(這什麼白癡的內建功能)

因此這個階段的特徵就是把母親視為為安全堡壘,時而親近,時而分離。內心期待被照顧,喜歡耍賴,甚至會因為焦慮而開始學會討好主要照顧者。

經過一陣子這樣糾結的過程之後,大概在三歲會進入個體性與情緒的客體恆常(Individuality and Emotional Object Constancy)的階段,也就是終於比較肯定的知道,就算媽媽消失一陣子,之後還是會出現的。

不會在照顧者消失時就陷入極大的焦慮,因此可以在只有自己的時候挪出心理空間試著發展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最前面的引言所描述的:從依賴他人,到慢慢獨立自主、自我實現並發揮自己潛能的過程,就稱為個體化

這些階段如何影響我們?

和人類相比,小鳥、小馬呱呱墜地(抑或是啾啾墜地)的同時就已經在草原打怪,因此裝備跟技能都是公發的,出生前就已經決定泰半。

遺失公發物,扣你八分有沒有問題?

人類則是要在新手村先打怪練等衝裝備一陣子,才會開始人生的旅途。
而這個新手村的過程,以客體關係理論來說就是上面所說的0~3歲的個體化歷程。

我們的自信、安全感、友善程度…(族繁不及備載)都是在這個階段潛移默化決定的。每個階段不是頭過身就過,時間到就自動習得技能,而是要視在這段期間如何被教、養、對待,才知道出新手村後的技能等級長怎樣。

哇,也太友善了吧

基本上這些在0~3三歲新手村得到的技能,在過了關鍵期後就大致定型,很難改變。 而諮商就是透過課金的方式,有低機率回去補點技能。(無誤)


關係的物化

小孩從來不曾問過父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渴望什麼、恐懼什麼,即使小孩問了,父母會怎麼回答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上面所說的原初親子互動,強調的是小孩跟照顧者的「功能」,也就是把主角代換成誰其實都說得通。

父母和小孩在這樣的早期階段都不知道對方的原貌,也不需要知道。這種只在乎人的功能的傾向,就叫做「物化」─把人當成物,而非活生生的人。對以生存為導向的成長階段來說,這樣的傾向是可以想見的。

社會學的「物化」,跟依附關係中的「物化」是不一樣的概念

而誠如前面所說,就算我們已經長大成人、功能完備,但這些依附焦慮以及「物化」的傾向,仍然影響著我們(功能是「疊加」的)。天性要改變何其困難,我們總是在這兩極之間來回擺盪,如何克服這樣的習氣就是人終其一生在學習的功課。

比起親人過世的哀傷,失戀是不是更像孩子被爸媽遺棄的那種撕心裂肺呢?

回到理論的假設:

客體關係理論假設早期幼兒與母親建立的關係模式,會反應在日後的人際關係型態。

就算我們沒有覺察,但這種依附的焦慮以及物化的相處模式,深深著影響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特別明顯,而這也是《關係花園》一書主要在討論的議題。

只要能覺察、修正這些早期功能對你的影響,就能經營好關係!
(恭喜大家學會了,我們這個系列就到這邊殺青啦!!!!) (X

舉例來說,在關係中「理所當然」的態度就是一種物化。

希望對方滿足你心目中的「角色」,不是把對方視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消除自己焦慮的工具。

  • 媳婦就是應該…
  • 男/女朋友就是應該…
  • 好朋友就是應該…

通常進展到上面的劇情,得到的結果都是兩敗俱傷,雙方都很不爽…


打著打著就超過預期的篇幅,沒想到一個禮拜要寫一篇是這麼傷神的事情。這集的內容真的不是很好懂,如果有什麼疑惑就直接在下面提問吧XD,我們下一集就會開始講到關係了我保證QAQ。這兩集其實大多不是書中的內容,主要是補上我覺得要看懂這本書可能會需要知道的背景脈絡與先備知識,希望下週開始抄書後我可以寫得比較輕鬆,哈哈哈哈。

下集待續

上集 關係花園筆記(1)-關係中的黑盒子

下集 關係花園筆記(3)-為何要經營關係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按下方的拍手,或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作者。為了持續提供免費、無廣告的優質創作,贊助將用於網站營運以及購買書籍、文本 ,感謝您的支持!

“關係花園筆記(2)-客體關係理論” 有6則回覆

  1. Yung-Shing Tsai

    報告 值星分隊直 沒問題!!!
    謝謝值星分隊長!!

    221T 替代役報到

  2. 正在準備心諮所筆試路過~~
    好笑又易懂,您真是太強了啊(膜拜

    1. 林士傑 諮商心理師

      如果對你有幫助我也會很開心的,感謝你特地留言

發表回應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