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沒發現的「數位社交焦慮」

Photo by dole777 on Unsplash

數位工具、社群網站與交友軟體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方式。

從過往寫信的曠日費時、不同步;到即時熱線但一次只能跟一個人聯繫「Update」近況,今日我們甚至不需直接對談就能透過各種社群網站上的貼文一次與很多人互動,跟上朋友、家人與名人的最新動態。就算是未必想連絡的點頭之交,也可以透過社群網站悄悄知道你的近況。

除了語音、打字聊天這些基本的「溝通」功能外,在社群上如何呈現自己也變成是我們認識彼此甚至是自我認同很重要的一環。

目前就讀大學的你從小就頻繁接觸這些「最新科技」,人際關係也一直都與這些數位社交工具( Instagram, Facebook, Line… )息息相關。從小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結合的世代被稱為是「數位原住民」。對於這代人來說,使用數位工具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它時時刻刻都在你身邊,但也未必能覺察它對你的正負向影響。

你可能沒發現的數位社交焦慮

從小就接觸這些社群網站與軟體,你或多或少養成了與它們的「副作用」和平共處的能力。但比起高中前生活相對單純,升上大學後同學間的生活型態差異顯著增加,這種「比較」的焦慮就會更為強烈。

你或許悄悄發現這些數位社交帶來不少壓力,但卻也無法明確說出壓力、焦慮的來源。這篇文章試著整理幾種常見的數位社交焦慮,讓你對不再對這些感受一無所知。

1. 錯失恐懼

錯失恐懼 (Fear of missing out, FOMO)是對於社交資訊患得患失而產生的持續性焦慮感受。指的是針對某個社交事件、某段社交經歷/互動既沒參與也不知情的憂慮。對於有類似困擾的人來說,雖然並不清楚自己錯過了什麼,但仍恐懼於自己錯過的那一刻(例如剛好不在線上)別人可能有段愉悅的時光或是有意義的體驗。

像是:錯過某則有趣的貼文、某個朋友的生日派對、某個驚喜的購物折扣…

這樣的擔心非常合理,但社群媒體進步帶來的龐大資訊量,讓「錯過」的頻率大幅增加。畢竟這麼巨大的資訊量,我們本來就不可能每天都全部滑完─也就是我們不斷的「錯過」。這樣頻繁錯過卻又對錯過何事感到未知的狀態,就會引發強烈的錯失恐懼,讓我們就算明知道在社群上花太多的時間、明知到今天或許真的沒有什麼新鮮事,但仍選擇掛在線上避免錯過那個並不存在的有趣時刻。

2. 數位人際互動的焦慮

大家都在看,好像使我失去了使用的自由。

由於數位社交的嶄新形式:就算沒有直接與他人對談,在社群網站的形象呈現某種程度來說其實是持續在和他人互動、溝通。

從大頭照要怎麼拍攝、用什麼濾鏡,到每則貼文可能因為擔心他人的看法而句句斟酌。就算我們苦思了許久才決定把某則生活分享給Po出;就算沒有人真的在回文批評指責,隔天睡醒的你可能仍會因為被評價的焦慮而「後悔」進而刪除貼文。

另一方面,快速變動的社群風潮定義了什麼是主流。各種跟風、挑戰串聯甚至是熱門的繽紛漸層飲料打卡… 等,彷彿沒有跟上潮流就成為了社群孤兒。快速變動的潮流增加了數位社群的有趣與新鮮感,但同時也帶給使用者許多無形的壓力。

3. 數位能力的「通貨膨漲」

在大眾普遍只有高中學歷的年代,有大學學歷的人就顯得突出;到了大學生滿街跑的現在,為了「贏在起跑點」很多人就會選擇攻讀碩士學位─乍看之下學歷好像「通貨膨脹」了。

身為數位原住民的你,在數位工具的使用能力或是美感創意,也都因為身邊的朋友與你在相同的環境成長,而經歷類似的挑戰。

這樣的海報當年絕對是水準之上

過往的活動海報、同學慶生影片、甚至是上台報告的投影片,只要稍微用心就可以顯得出類拔萃。但在數位能力的「軍備競賽」下,好看變成了只是基本條件,各種創意、設備的投入似乎才是主戰場。

以好友的慶生影片為例,過往或許只要請幾位朋友來講講話,就足以讓人感動。但現在「好的作品」不僅需要講求畫質、運鏡、轉場甚至須顧及影片裡的趣味性。「夠好的產出」在數位人際關係中的標準漸漸提高,而這樣被數位能力進步追著跑的現況也成為在社群網站展現自我、與他人互動的無形壓力。

4. 數位社交與人際關係的信任感

數位社交工具讓人們的心更靠近或是更遙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社交工具讓我們更快速的認識他人,與他人連結,而在網路上頻繁互動的同時也增加了人際衝突的可能性。線上互動不像實體的人際互動有足夠的非語言訊息,同樣的一句「哈哈」、一個「按讚」可能就有許多不同的潛在含意,而這些猜測與模糊往往也會引發焦慮。又例如IG的「限時動態」能讓我們看見誰「已讀」了這則動態,這樣看似獲得更多資訊的背後,到底是帶來方便還是更多的焦慮呢?

除此之外,由於數位工具的進步,每一段互動的紀錄與分享都變得更為容易。大至較為嚴重的私密影像外流的負面影響;小至與朋友閒話家常,卻只要一個按鈕就可以將這段對話給截圖分享的擔心。就算對方善意地把說話者「打碼」,這種未被詢問就分享對話的不被尊重經驗,以及一言一行都無形中被記錄、甚至變成社群貼文被檢視的焦慮,也隱微影響著數位社交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為何離不開數位社交工具?

就算隱約知道數位工具對我們的負面影響,但為何我們不得不使用呢?

數位工具與社群網站除了方便外同時也滿足了我們許多心理需求,例如:

- 當我們在兩個行程間有十分鐘的空檔,我們因為不想要「無聊」,所以拿起手機填補這段空白。

- 當我們感到難過、心情不好時,我們可以拿起手機觀看一些有趣的迷因圖、搞笑短片,做為情緒的止痛藥。

- 當我們感到孤單時,我們可以透過社群網站看看別人在做什麼,甚至發送私訊和朋友說說話,讓我們感到與人連結─或者讓我們感到更孤單。

當感到不安、不適、孤單時,我們馬上可以拿起手上的手機,打開各類的社群網站填補這些沒有這麼好的感受。

Netflix的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中更用「數位奶嘴」形容這些工具與我們的關係:

「我們被訓練成當感到不舒服、寂寞、不確定或害怕時,就可以拿數位奶嘴麻痺自己。而這會損害我們消化負面情緒的能力。」

久而久之,我們失去了與自己相處的能力。也因為數位社交工具滿足了我們內心的這些需求,所以就算知道自己可能投入了過多的時間,甚至就算覺察到上述的負面影響,仍無法輕易戒除這些數位社交工具。

我可以怎麼做?

數位工具本身不是問題,方便、資訊多樣性也是不可避免的人類發展方向。

比起完全戒除數位社交工具而造成社交甚至是生活上的困擾,進而產生新的問題,覺察自己在使用數位社群時的焦慮來源並對症下藥,試著針對自己比較困擾的部分進行微調,找到與數位社交工具的舒適距離,並對使用的時間、方式、頻率保有彈性與自主性,避免全有全無的改變策略,可能才是比較健康與全面的使用守則。

當你因為上述的情形而感到強烈焦慮且無法調適時,也很鼓勵你尋求專業資源和心理師聊聊

本文由清華大學諮商中心邀稿,首發於心知心文 網站
http://lms.nthu.edu.tw/board.php?courseID=3636&f=doc&cid=2813887

發表回應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