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年輕人變得更中二回來啦!
無意間看到這本暢銷書竟然出了第二集,翻了一下介紹和封面,發現似乎是在談「愛」的主題,就職業病的立馬購買了。
痾,不過這本書在講的愛跟大家平常在說的愛其實不太一樣,所以這篇心得文主要是想簡單分享一下,第二集在談什麼。
第二集在談什麼
作者在後記提到:
如果說第一集是在談什麼是阿德勒心理學的話 第二集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使用指南」
與其說談「愛」, 第二集在說的比較像是如何與他人或這個世界建立連結。
所以書中提到的部分包含:
- 學生(上對下)
- 其他人(競爭對手)
- 朋友
- 另一半
最後透過愛從「我」變成「我們」,進而擴展到跟全體人類產生連結。
總之,第二集更像是第一集的補充,雖然我第一集沒有在我手邊,但是我猜如果沒有看過第一集的話,第二集會看不下去。
這集的故事就是說…
年輕人上次談完後決定去當老師,結果發現要透過阿德勒心理學實踐教育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很火大回來找哲學家理論,最後就像第一集一樣,一邊生氣一邊被打臉。
所以我可能不太推薦老師看這本書 (X
但書裡面講的東西,和我對教育的看法還滿接近的就是了。
第一集是 「適合所有人看的書」
第二集是一本「心理學的書」
第一集比較像是你「自己」要去怎麼想,第二集就是在說要怎麼與「他人」互動。
書裡闡述的觀念沒有像第一集一樣這麼直觀好懂,比較像是補充阿德勒心理學在生活中實踐,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並具體說明如何把所有的關係拉回到「橫向關係」。
目前我也是快速的看完,所以也只能大概讓大家在買書前得到多一點資訊,自己決定要不要買。但如果第一集沒有很touch到你的話,我覺得可以不用花這幾個小時看這本就是。
但在這邊我想先說關於書中
「所有困擾,都是人際關係的困擾」
的這個大命題。
讓人不禁覺得有些武斷,且書裡面對於這件事情顯得有些輕描淡寫、含糊帶過,大部分是用比喻的方式在說明…
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的話根本就不會有...&^%*&^
類似這種講法
但當初對於理工科的我來說,什麼「人都有人際需求」的說法就是不負責任又不科學啊!心理學的東西在目前的科技水平實在很難有什麼完美還是絕對的結論,但我也花了點時間思考 把這件事情跟我所知的「科學」做一些連結。
總之,人類就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一種動物,是靠著分工合作才可以繁衍和壯大族群的,這部份在《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一書中已有不少論證。(還沒看的可以快去看 XD)
身為一種需要合作才可以生存下去的物種,這種人際跟依附的需求,被寫在DNA裡面,是我很可以接受的說法。
恆河猴的實驗也是這種依附需求很好的證明:
嘖嘖,寫到這邊怎麼有一種講話開始像那個年輕人的感覺。
總之這滿可以說服我的,請參考一下。
所以我說,那個愛情呢?
最後附上大家可能比較關心,這一集談「兩性議題」的一些打臉橋段。例如人們往往會說自己沒有適合的戀愛對象,但其實這只是沒有「愛的勇氣」的具體表現而已。這就是典型的「自卑情結」的想法,把自己的自卑感當成無法解決課題的藉口。
當你一直相信有一個「命中注定的人」的時候,這句話本身就成為你合理拒絕跟他人接觸的藉口。
而這種想法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除了上面提到可以拒絕接觸外,這種想法的「目的」絕對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輕鬆的變的安逸舒適」,反正我沒有想要努力追求幸福,只要相信有「命中注定」的人…
我只要軟爛的等他出現就好了。
哲學家:舉例來說,有人嘴上說著「喜歡花」,卻任由他枯萎。既忘了澆水,也不替植物植株換盆,更未去考量日照的問題,只顧著將他放在醒目的地方。的確,這個人喜歡觀賞花朵是事實,但卻稱不上是「愛花」。愛,是更加奮不顧身的行動。
對我來說,就算有命中注定的人,在遇到他之前沒有夠努力把自己準備好,也只是讓機會消失而已。
更何況如果你放下「命中注定」四個字,好好地看看你身邊的人…
你擁有的是全世界。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按下方的拍手,或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作者。為了持續提供免費、無廣告的優質創作,贊助將用於網站營運以及購買書籍、文本 ,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