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什麼?
問世間情…
等等這個梗你已經用過了。
在談為何要和他人發展親密前,我想先聊聊所謂的「愛」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以有一百種回答,所以今天我想要反過來思考。
不是先搞懂「愛」是什麼再討論愛怎麼影響人們,而是先看人們的需求到底有什麼,再來建構什麼是愛。畢竟古今中外不管帝王、乞丐、詩人甚至是我們都為情所困,一定是剛好打到人類需求的某些痛點吧!
人類需求有什麼?
讓我借用一下這個著名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
抱歉,錯了。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假設人類有這五種基本需求,在比較基本(下方)的需求被滿足後,才會尋求更高層次的需求的滿足。
不過我們只是想知道人類有哪些基本需求,所以先暫時簡化,不考慮階層關係。
那我們把生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自我實現五種基本需求跟愛結合,你覺得會體現愛的哪些成分呢?
生理需求的愛?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性衝動,也就是看到正妹、帥哥、身材很好的,會想要衝上去的那種愛,對生物繁衍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繁殖,我哪有機會坐在這邊打字R。
而這款愛,在常見的愛情分類當中應該都會看到*。我們暫時叫他…痾…「生理愛」好了。(很像什麼日本人的名字)
*在其他的分類中大概都把這個叫做”激情”,但我覺得這個名詞在我們的討論中不太精確。
再者,馬斯洛理論中的生理需求有很大一部份是在談「肚子餓」的那種生理需求,所以我們在安全感跟生理需求之間還可以看到一個滿足這區塊的一種關係,就是「乾爹」或是鄉民所謂的回收啦。
但我們應該不會說他是一種愛。
值得一提的是,這邊所謂的安全感應該是在草原不會被吃掉的那種安全(是有多喜歡草原),不是我們一般關係中說的那種「安全感」。
關係中的那種「安全感」,應該是屬於愛與隸屬需求裡面,而滿足這個需求的愛,其實就是我們前一章所提到的那種滿足潛意識的焦慮及想像的「浪漫愛」。
剩下可以滿足自我實現、自尊需求的(可能還有一點點愛與隸屬),就是關係花園所強調的「親密」。
「生理愛」跟「浪漫愛」的概念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所以我只花點時間定義一下「親密」是什麼。
關係花園中寫到 (太好了終於可以抄書了):
親密是一種存有的狀態,把自我最深邃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的偽裝與防衛。親密的意義就是親近和了解。
由這個定義,其實可以很明顯的區分「浪漫愛」跟「親密」的差別。
讀者:有嗎。
真的有啦。
親密是放鬆,呈現真實自我的。
浪漫的狀態則是想要表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讓彼此都一直維持在這個「美好」的狀態之中,害怕稍微有個閃失,這一切都會消失的那種依附焦慮的狀態。
浪漫的愛是…
穿上自己最美的衣服,精心打扮。他也穿帥帥的開著車,準時出現在公司樓下。外面微微下著雨,雖然雨不大,但他還是堅持走出來為妳撐傘、為妳打開車門。「親愛的我們走吧。」然後在妳額頭深情一吻。雖然天氣很冷,但是這個暖男比車上的暖氣還暖。食物很棒、燭光很美,我很幸福。
親密的愛是…
素顏在家,拉屎不用關門。
好啦,同場加映,生理愛是…
我要幹死她。
為何要經營親密關係
回顧我們精心推導出來的三種愛,生理愛應該是最不穩固的,只要尻一槍就可能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浪漫愛,像上面那段小故事所說描述,這麼的精心為對方,你覺得可以維持多久?(他變了QAQ),而且這種以依附以及潛意識幻想為主的關係型態,其實很容易像我們在客體關係理論章節所說,有時反而是破壞連結的因子,愛越多反而恨越多,相愛相殺,可以傷我們的人總是我們愛的人 (腦中是不是想到好幾個這樣的故事啦 ㄏㄏ)。
這裡偷偷PS一下,第一集提到的網路上充斥的「追求」資訊,其實也是在這個區塊工作,透過引發對方依附的渴求跟焦慮,達到交往的目的。
浪漫期給人的那種有活力、充滿能量的愉悅感,其實也是因為這狀態活化身體的內分泌系統,產生快樂的感覺。
而生理的快樂(生理愛、浪漫愛)是會快速消退的,如果要不斷添加劑量的話其實就很像…
吸毒。
「你之前都可以做得到,現在為什麼做不到?」
是不是很像一種上癮呢。
生理的快樂,我在這邊還想要引用一個概念。
《人類大命運》是一本探討人類未來走向的書,其中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快樂的「玻璃天花板」。 (請翻到第41頁)
人類文明演進至今,發展程度已屌打過去的人幾百萬倍。而我們現在的物質生活,其實早就已經遠勝於當年的秦始皇大大。
但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快樂幾百萬倍呢?(好啦可能嬴嬴也不快樂)
因為人類被裝在生物的軀殼裡面。
當今人類的基因,其實跟石器時代的人類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快樂,也一直都是體內化學訊號在腦部作用的機轉。
在這個人類軀殼,同時能產生快樂的程度與持續時間的極限是取決於你的基因,而不是外在世界的變化程度,就像是一個「玻璃天花板」,所以不管我們過多爽,都不太可能更快樂。
除了生理的限制以外,這兩種愛似乎「無法控制」。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
我對你沒有感覺了。
而這個傳說中的「感覺」,說的就是生理愛與浪漫愛提供的那種快樂與活力。
但親密就不同了。
為何我們要放棄物質、生理的快樂選擇進入關係?
生理的快樂會快速消退,有生物性的天花板,且又不穩定,無法控制。但親密的快樂比較長久、穩定,且是可以「經營」的。
人生來都是不完美的,但我們卻因為很多的社會規範,以及希望與他人連結的渴望,必須要很ㄍㄧㄥ,遵守規則,而這樣的規則其實阻礙了我們呈現以及認識最真實的自己。
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有坦露自己的機會(或者說犯錯的機會),不需要時時戰戰兢兢(悽悽慘慘戚戚),講錯一句話就GG。
好的關係應該是足夠安全,能展示自己的脆弱,有助於認識自己、克服物化傾向。 這樣的過程是可以幫助雙方成長的─經營關係,同時認識自己與自我實現。
我高興妳就高興 傷心跟著傷心 像妳依賴我心情 活妳的命 有關係也沒關係 因爲我就是妳 當我靠近我自己 就更靠近妳 太親密 潘裕文-《親密》
親密Number 1?
這集花了一些時間介紹什麼是親密,還有為什麼我們要經營親密。
這次的內容也有大半不是書中所寫,算是把我對親密關係(aka愛情)的認識做一個全面性的整理。也是第一次這麼有系統地看自己目前有的知識,有出到這篇真的就不枉我當初決定寫筆記的這個念頭了QQ。
真的很過癮。
就我自己讀下來的感覺,關係花園作者的態度就是強調親密№1,也就是他認為這些愛是有階層、次序的。
親密就是比其他的關係型態高階。
但對我來說 ,我不認為生理需求、浪漫或親密有什麼次序,他們各有優缺點與存在的意義(文中稍微整理了一些),因此我也不會把追求親密當成一個神聖至高的目標。
要約泡、希望男友浪漫或擁有「愛的感覺」也很好,都是個人的選擇。只要知道自己在幹嘛,知行合一,不管你在哪條路上都會少一些痛苦。
不同愛的元素從來都不是斷裂的,每一個都可以為關係添加不同的滋味,並且是可以同時存在的。這樣子的分類,只是方便我們討論親密的本質。
透過這些舉例幫助大家覺察自己內在的愛有哪些不同的動力,以及現在最顯著影響你的是什麼訊號,幫助覺察與修正。
不過作者對親密關係的論述,確實有說服我為何要和他人進入一對一的關係,也讓我自己比較允許愛有不同的面相。
(本來一直困惑於 難道就是因為時間到大家都一定要結所以才結婚嗎)
總之,如果你已經決定進入一對一關係(甚至是已經結婚的大大),那如何經營親密絕對是你必須要學習的。
不要讓早期客體依附焦慮破壞關係,每天都hen痛苦。
或許大家看完會有個想法:
假如修復固著關係模式的解方是「親密」,而我又因為這個固著模式無法進入親密,那我不就一輩子都走不到了嗎?(雞生蛋,蛋生雞的迴圈)
其實不用擔心,人們原本就有那些親密的能力,只是被固著模式「鬼遮眼」,只要把你眼前的霧撥開,還是有機會邁向親密的。
至於該怎麼做…
下集待續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按下方的拍手,或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作者。為了持續提供免費、無廣告的優質創作,贊助將用於網站營運以及購買書籍、文本 ,感謝您的支持!
(1)我認為關係沒有所謂的最高階層。
(2)親密需要冒險,所以是更高階的任務
(3)練好內功,從心所欲不逾矩
(4)親密、浪漫愛、生理愛是一個整體
(1)我認為關係沒有所謂的最高階層。
沒有最高階層,而是不斷向上螺旋的歷程。(「最高階」好像意謂> 關係發展到共同創造期就會停止)
我同意書中講的五個階段其實是一個向上螺旋的歷程。帶著每個階段的豐沛能量,進入下一階段。也有可能重新進入浪漫期,對關係有新的想像。
真要說,親密不是最高階,而是關係的深度。像植物向下扎根一樣,根扎得愈深,關係與穩固。
隨著彼此揭露自己的愈多面向,在接納彼此的過程中,愈來愈有安全感。愈深入認識彼此、更親密,愈能滋養關係的其他方面。像是生理需求、浪漫愛。運用物化來玩遊戲,加深親密。(像第五章愛、性與家庭所說的)
(2)親密需要冒險
想跨入更深的親密,確實需要付上更高的代價。需要彼此的脆弱、坦誠與信任,是需要冒險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親密確實是更高階的任務吧。
(3)練好內功,從心所欲不逾矩
可能就像武功練到出神入化之後,可以隨心所欲的出招。或者像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在有安全感、尊重彼此的關係中,因為對彼此更豐富的認識,也有著彈性的界線,所以可以自在地探索,而不必感到懼怕。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4)親密、浪漫愛、生理愛是一個整體
生理需求、浪漫和親密無法分開的,是一個整體,只是現在著重發展的部分是什麼,但每一個部分的發展都會使關係更豐富。作者認為親密是no.1,也許是因為親密是比較難進入的階段。
我同意你說的,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自我負責的態度。(沒有說進到親密一定是比較好,進到親密關係裡面,只是一個邀請,要不要進到更深地親密關係都是自己的決定,沒有怎麼樣一定好或不好)
對我而言,追求親密還是更高的目標。(雖然其他的我也追求)而我認為在追求親密的過程中,人會更成熟,在更能自我負責和接納的同時,也可以能接納別人,讓別人能做自己、對自己負責,而不妄求控制對方。
謝謝你,讓我接觸到不同的觀點,讓我也整理了自己的想法。
最後,能夠把這麼扎實的書,化為有趣又有料的讀書筆記,真的太厲害了(敬禮)。